发表时间: 2020-06-18 10:49:46
作者: 石家庄市企业联合会、石家庄市企业家协会
浏览:
赶坡·逐梦
——敬业集团董事长李赶坡
从南甸“十里钢城”到平山大地,从西柏坡村畔到太行山巅,人们为贫困老区县屹立敬业钢铁传奇而骄傲自豪,纷纷为李赶坡董事长点赞。
李赶坡是新中国的同龄人。他曾为人师表,当过十年公社书记,搏多舛命运,逐梦想而行,不惑之年才进入经济大海弄潮,从最初的造罐头一直探索到今天的金属粉末3D打印。这位热爱传统太极文化的董事长清醒、睿智、朴素、包容,其干法、活法可称“中国稻盛和夫”。
敬业集团董事长李赶坡
一口气拿出100个笔记本
有一次,中国作协会员、国家一级作家程雪莉与李赶坡交谈时,提到能不能看看他的笔记本时,他迟疑了一下,对秘书说,去档案室拿一些吧。须臾,堆堆叠叠的笔记本摆上桌来,竟达一百多本!并按照年份编号,从1到100,一目了然。想找哪个很省事。想必这种办法也被他应用在管理当中。
随手取一本翻开,大约是生产阿司匹林原料的记录:苯酚是一种什么物质,有什么特性,苯酚的执行标准,如一等品,外观是“无色针状或白色结晶”,二等品,则是“允许稍带微红或微红色”,凝固点、侵蚀度、蒸馏残留物等数据分别是多少……苯酚多少吨,火碱多少,煤用多少,电、柴油、机油等等所有的数字都记录,进货多少库存多少,日用多少,最后算出成本价,成品率,有些项目要算出平均每小时消耗。每一笔都极为详细,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!
敬业集团多人回忆,外出考察,李赶坡笔不离身,观察、记录、询问、画图,一刻不落。
几十年来,李赶坡和他的企业学邯钢,学海尔,学日本管理,学德国制造,他率领的是一个读书和学习的团队。后来采访,特别发现敬业的干部当中,学习蔚然成风,已经成为一日三餐般不可或缺。
“学习力是企业的生命之根”。敬业集团一次次跨越危机,嫁接借力、转型升级、稳步发展,和他们读书学习不无关系。
李赶坡参加斯坦福500强商业领袖班学习
成功的全部就是帮助他人成长
敬业集团就地招工,多是农民。如何把一群农民教育成现代化产业工人?过程艰巨。多年来,教师出身的李赶坡最最重视,亲撰教材,连篇累牍。从《谁动了我的奶酪》到《老板不在》,再到学海尔的书籍,人手一册;从过去的《敬业人》报纸到现在的微信公众号,教育无处不在;国家大事,世界经济形势,思维的创新,企业的专业知识,5s管理基础知识,应有尽有;从接听电话的用语,到端茶倒水的仪态,从工作到生活细节,无所不包含。
李赶坡曾引用杰克·韦尔奇的话说:“在你成为领导者之前,成功的全部就是自我成长;当你成了领导者,成功的全部就是帮助他人成长。”
敬业化工厂建厂不久便创办了职工学校,李赶坡任第一任校长。2003年建成了职工大学教学楼,后又几经扩建投入几千万元,成为敬业干部员工的培训基地。所有新员工一律经过一个月的入厂教育方可分配,30年规矩不变。集团还建立师傅带徒弟制度,举行隆重的拜师大会,传承敬业文化。培训期间,集团主要领导都要授课,李赶坡是每课必授,从不缺勤。
为了解决人才储备的问题,开始进行委培生及自培生。多年与河北工院等院校共同进行冶金类大专、中专班培训。2008年,李赶坡提出“全员学习”,要求高中升大专、大专升本科,并且学历和工资晋级挂钩。
李赶坡从8岁上小学,到过花甲之年的今天依然在“上学”。清华经管学院的EMBA班主任特别授予李赶坡的“楷模奖”证书。当时李赶坡作为班上年龄最大的学生,管理着两万多人的钢铁集团,在之后学习的两年时间里,他从没缺过一节课,从没调过一节课。
他考取了清华大学的学位后,连续多年,不惜重金,共选送李银周等30多人去各名校EMBA学习。一个个从清华、北大回到南甸,一队队从日本、德国回到平山,敬业人站立山村,小小环球,放眼去量。
勇敢的逐梦者
李赶坡说,如果连梦也没有,那就什么也不会有。
改革春风吹临,李赶坡已是平山县八个工委书记之一,是县里最年轻的后备干部,但他决意辞职,寻找富民之路。一时间人人震惊,组织上更是不批准,他和当时的县委书记连续争吵三晚,最终辞职下海。
当时有人说“一个共产党员为什么不革命了?一个国家干部怎么不为人民服务呢?”甚至还派记者,到他的企业探寻,找他腐化蜕变的深层次原因。但文章一篇都未发表,大家都在“摸着石头过河”。但当时人人见了他都像是见到犯错误的干部,连打招呼都尴尬。李赶坡后来想出了妙计,上街时干脆就戴鸭舌帽,“破帽遮颜过闹市”,遇到熟人就帽檐向下互不相见,走过后再拉起来。试想,坚持自己的梦想,抵制世俗的眼光需要多大的勇气!
给员工洗袜子的董事长
1992年6月,20多岁的马书龙是化工厂办公室秘书,第一次跟随李赶坡董事长乘列车到吉林考察醋酐项目。为省钱,董事长和他同住了小宾馆的一个房间。晚上睡觉前,马书龙洗漱完出来后,却怎么也找不到他脱下的袜子。当他复进卫生间后,看到董事长已把他的袜子洗干净晾上了。
至今,马书龙讲述这件小事时,依然用了“感激、震惊”。每一个年轻人跟随董事长出门,都会被照顾着,“结记”着,他对一起创业的老伙计们更是无微不至。秘国爱回忆,他去董事长屋里汇报工作,咳嗽了几声。没等他回到车间时,董事长电话已打过来,给他约好去省医院检查的时间。次日清晨,他到达医院门口,李赶坡已在等他,一定要亲自带着他去做检查。
焦国林每说起跟随董事长的创业往事,眼眶就会发红。他说:“李赶坡干事认真,待人真诚,有人格魅力。第一批招的四十个工人,除了一位离世,没有人离开!大家一直在一起,很团结,也很踏实。”
几十年,敬业聚集起一批理想信念价值观相同的内生型子弟兵,踏实地支撑着企业前行。每每经济危机来临,他们有的粜粮卖猪,有的去借亲朋好友,宁肯一年不领工资,还把家中所有积蓄都拿出来,全力帮助企业筹集资金,渡过难关……
员工为企业的奉献,李赶坡始终铭刻于心,并倾力回报于员工。敬业集团提出3个近期目标:员工在县城买得起房,孩子上得起大学,大病小病看得起。李赶坡一直为这3个目标而努力。目前,敬业2万多名员工中,60%的员工买了轿车,10%在省会石家庄买了房,45%在县城买了房;员工每年免费进行高标准体检;达到工作年限,免费出国旅游;敬业的员工看病凡国家报销后的剩余部分,集团全部报销;敬业人的孩子凡考取本科,每人每年补助5000元。
职工子女领到奖金
敬业员工都知道,他们董事长最关心的是一线员工,最艰苦的岗位是董事长常去的。基层员工杜垠秀回忆,酷暑时节,夜色深深,不知何时,董事长已经爬上了烧结车间的配料区和出矿区。灼热的烧结矿带着滚滚热浪扑面而来,尤其是到了筛分区的高架上,不但热浪滚滚且灰尘弥漫,大家都为年近七旬的董事长捏一把汗,却见他敏捷地穿梭于旋转的皮带之间,走到每一个岗位了解勘察各岗位上班中的每个细节,不放过一丝一毫。当发现职工喝水、去厕所不太方便,马上现场定位增加开水点和厕所……
李赶坡的儿子李慧明进到敬业也是从基层干起的,曾经在炼铁炉前推车、上料、砸碎铁块,吃饭时累得嘴里咬着馒头就睡着了。李慧明目前已经是敬业集团的总经理了,这个民营企业的富二代也许在别家可以买飞机的,但父亲给他规定,他开的车永远不能超过集团副总们的车。
几十年践行着西柏坡“两个务必”精神,有危险冲锋在最前,吃饭和员工吃一桌,照相总是站一边,领奖总是派别人,谦逊、朴素的董事长给企业凝聚着飞驰的精神力量。
造福一方百姓
2018年11月26号,《人民日报》头版报道,革命老区平山县脱贫“摘帽”。敬业集团也贡献了一份力量,纳税累积百亿元,修路建校捐款几亿元,使得两万个家庭、六万多人摆脱贫困,间接致富了更多村民。敬业集团积极参与修路、建校、救灾、扶贫等,公益方面投入已超8亿元。
敬业集团所在的南甸镇,多是丘陵浅山,老百姓称“沙土国”,夸张形容一年吃下一个“碌碡”,并且有几个水库搬迁移民村,十分贫困。
李赶坡董事长为优秀学生发放助学奖金
如今的南甸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魏家院村全村1600多口人,一多半在敬业集团上班。修路、建小学,连孤寡老人养老送终李赶坡都帮助。解家疃村一个家庭有四五人在集团工作,两代都是敬业人很常见。村不但早早脱贫,还曾是全县第一个“电话村、网络村”,家家有电脑,步入信息化时代。
如今敬业集团在李赶坡董事长的带领下,正朝着国内效益最好、国际一流的企业目标大步前行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