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
热词搜索

  • 联系人:
  • 电 话/邮 箱:
  • 留言内容: 最多请输入 250 个字
  • 验证码:
    请输入验证码

疫情之下中小企业面临的形势及发展对策

发表时间: 2020-03-23 00:00:00

作者: 石家庄市企业联合会、石家庄市企业家协会

浏览:


疫情之下中小企业面临的形势及发展对策

国务院国资委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、 中央企业智库联盟秘书长彭建国



中小微企业,特别是民营小企业,底子薄、承压能力低,将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。这些企业在中国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,本来就困难重重、步履维艰。在市场竞争机制越来越健全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新的历史条件下,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由于缺乏实力优势、技术优势、人才优势、信用优势、体制优势等,通常面临以下五个方面的更大压力:


第一,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。改革后银行也是市场主体,锦上添花的多,雪中送炭的少,考虑到资金的安全性,贷款给民营企业的也就相对较少。同时,在资本市场上民营企业更难分到一杯羹。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

题。


第二,面临更大的市场压力。多数民营企业由于规模较小,不具成本优势、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,特别是在建筑业更不具资金优势、信誉优势、背景优势,多数民营企业开拓市场相对较困难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更大压力。


第三,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。目前,企业成本压力普遍较大。一是由于人口老龄化,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,而民营企业多是劳动密集型。二是税费负担重。虽然实行营改增和国家加大减税降费力度,但同时利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加强了税收征管力度,小微企业避税越来越难。三是由于民营企业较难通过银行和资本市场取得资金,为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,不得不以更高成本获得资金,因而财务费用较高。四是由于劳动制度改革,一些灵活用工形式的取消,以及劳动保障费用标准水平较高,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民营企业成本费用压力相对较大。


第四,面临更大的环境压力。中央一直非常重视民营经济发展,反复强调改善民营企业生存环境。但是,还是有不少地方法治环境较差。一些地方政府我行我素,表面说一套实际做一套,不讲诚信,不讲法治,不作为与乱作为并存,不少民营企业苦不堪言、有口难言。


第五,面临更大的利润压力。一方面产能过剩,多数产品供过于求,市场竞争异常激烈,多数大路产品价格上不去。另一方面,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居高不下,且持续上升。由于两头挤压,企业的利润空间十分有限,使不少处于传统行业的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利润稀薄,甚至经营亏损,日子越来越不好过。当前新冠疫情突袭之下,企业更是雪上加霜。


新冠疫情下的企业应对之策


突发事件面前,需要我们保持冷静,深入思考企业战略与策略,理性应对。企业战略的核心是适者生存。这次新冠疫情是企业经营环境的短期剧烈变化。由于企业经营的中长期环境没有根本变化,企业还是要保持其战略定力。当下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渡过难关,即短期的应对策略。同时,也要面向未来,有前瞻性战略思考。面对眼前经济寒冬,企业既不能丧失信心,又不能掉以轻心,应深入研究疫情之下及之后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变化、市场变化以及产业变化,结合企业实际,采取切实措施,顺势而为,实现稳定发展、转型发展。


(一)在确保防控疫情前提下尽快复工复产

企业要按照政府要求,履行必要程序,尽快开工恢复生产,修复渠道,重新建立现金流。疫情期间,首先要保证员工的身心健康安全,按政府要求进行健康排查和日报,加强相关政策和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,提醒注重个人防护,增加人文关怀,对特殊人员要加强管理。要注意改善办公环境,加强通风,减少人员交叉流动。要控制人员差旅,减少人员聚集,减少会议,必要时可召开视频会议或视频培训。提倡错峰上班,工作性质允许时可网上办公。


(二)注重企业风险管理,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关系,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要升级企业风险管理,健全紧急事件风险响应机制,建立员工、客户、供应商信息沟通机制,重视履约风险与客户维护风险应对,重视供应链风险应对,重视企业社会责任,确保企业稳定发展、可持续发展。


妥善处理好企业经营中由于疫情影响所产生的履约法律关系。对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供销合同,如因本次疫情的确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,企业可援引“不可抗力”的法律规定和(或)合同条款,主张解除合同、免除部分合同责任或待不可抗力经过后继续履行合同。


关于企业员工劳动关系。如果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,可以通过与劳动者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、轮岗轮休、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,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。如确需裁减人员,按照人社部有关要求,用人单位不得裁减被采取隔离治疗、医学观察措施或被限制出行的劳动者,只能对具备工作条件的其他在职人员实施裁员措施,同时还应符合《劳动合同法》第四十一条有关规定的实体和程序要件,依法向被裁减人员支付经济补偿金。


(三)开源节流,坚持现金为王

疫情之下,还需要有更强的危机意识,特别是受冲击很大的中小企业要不等不靠,积极自救,去除负担,轻装前进。要果断舍弃一些非必需的资源,剥离不良业务,留下核心人员、核心业务,杜绝亏损及没有质量的增长,确保现金流,现金为王。要开源节流,缩减一切不必要的费用开支,挑战极限式地降低成本。要加强与员工沟通协商,透明基本收支,采取员工降薪换股等措施,与员工齐心协力共担风险,共渡难关。要主动与利益相关者沟通,争取上下游企业和金融单位、房东等的支持。此外,要研究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的一些支持中小企业政策,充分用好用活政策。要随时掌握上下游可能面临的业务变化,做好必要的业务调整措施,缓冲业务收入可能出现的大幅减少,确保公司安全、稳定地度过这段特殊时期。在危机的时候,对业务结构做加减法,从而使得公司具有更有效的动态应对不确定性的业务能力。


(四)注重线下与线上结合

疫情下企业要苦练内功,打磨产品,寻求连接。在疫情封锁的时间内,重构产业链条,优化供应商渠道,深挖销售渠道潜力,拓展海内外业务。


这次疫情逐步改变了人们的工作、生活和消费习惯。 “学好三年,学坏三天”。当我们习惯长期“宅家”,生活习惯将导致人们变得“宅”和懒,从个性角度越来越独立,会减少线下社交和交易。线上消费,可能是不少年轻人未来的选择。因此,企业必须改变传统营销方式和策略,改造传统线下营销为主的模式,加强线上营销力度,采取线下线上结合的营销模式。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,拓展线上业务。


(五)适应形势变化,尽早抢占新产业新市场高地

企业要早做准备,积极应对,蓄势待发,迎接疫情之后的消费反弹。疫情暴发期间的国民消费被无限抑制住了。


疫情之后,企业应顺应科技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大势,结合企业资源条件和业务基础,发现和开拓新业务,培育新业态。随着5G的全面布局和深入推进,适应广大年轻人线上消费习惯的逐步形成,尽早抢占数字经济高地。电商、短视频、游戏、在线教育、知识付费等线上项目,蔬菜生鲜、生活用品、饮料、粮油配送和定制化餐饮配送,无人零售、无人餐饮、无人机配送等,各种配送平台将获得消费者青睐,同城物流、跑腿服务,在线广告等业务将

顺势快速发展。疫情之后民众将更加重视健康,由此带动整个大健康产业的发展。线上问诊和咨询服务将出现更大市场。此外,以政务系统与智慧城市为代表的公共行政效率需要提升,实现数字化、智能化、平台化、高效化是新趋势,政务外包市场有可能破冰。


(六)通过深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,推进企业创新发展

要顺应形势发展,通过国民混合、军民融合、产融结合、城乡统筹、虚实结合等方式,整合资源,优化配置,创新商业模式,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。总体来说,我们要坚持用辩证思维看待疫情形势的发展变化,增强必胜信心,善于把遇到的困难压力转化为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,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,实现企业稳定发展、转型发展、创新发展。

(节选自《疫情之下中国经济走势与企业发展对策》)


联系我们

ADD:石家庄市中山东路176号新京大厦3楼

TEL:0311-89259530

email:dongfangshangren@163.com

 

图片展示

Copyright© 2019  All Rights Reserved 石家庄市企业家协会    

     石家庄市企业家协会信息咨询中心   泛云科技  技术支持

客服中心
二维码
扫码关注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
冀ICP备2022015694号